自從知道懷了小老虎開始,小老虎把拔就開始尋找未來要給小老虎使用的安全座椅。但是市面上安全座椅種類實在太多,又不能濫竽充數隨便買一個交差敷衍了事,畢竟"虎"命關天啊!所以小老虎把拔只好努力做功課了!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一條中,小客車附載幼童未依規定安置於安全椅者,處駕駛人五百元罰鍰,有關其幼童之範圍、安置方式、宣導辦法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交通部會商內政部等有關機關定之。 十二歲以下兒童分為三級; 第一級為一歲以下,必須使用後向的嬰兒用臥床。 第二級可能訂為一到四歲或一到六歲,必須使用前向或後向的幼童用座椅。 第三級則是四到十二歲或六到十二歲,必須使用前向的學童用座椅,所有安全座椅都必須置於後座。

日本研究發現,當10公斤的孩童在時速40公里的車上遭到正面撞擊,孩童在瞬間產生的力量是300公斤。這時您手中的孩子就像砲彈一樣往前衝,怎麼抱得住?根據美國國家道路安全局NHTSA統計,14歲以下孩童死於車禍的主因,61%是因為未繫安全帶及安全座椅。日本運輸省統計也發現,未用安全座椅的孩童車禍死亡率是使用者的8倍。德國而言,1993年全面實施安全座椅後,全德因車禍喪生的孩童減少19.5%。兒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般。

目前市售的安全座椅依照固定方式有分為安全帶固定以及ISOFIX或LATCH。

安全帶固定方式目前在台灣為大宗。根據美國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汽車安全帶固定的兒童安全座椅,至少有67%沒有被正確地使用,反而讓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兒童承受更大受傷的風險。這主要是因為汽車安全帶本來的目的就不是用來固定兒童安全座椅,安全帶的形式、扣合方式也各不相同,兒童安全座椅本身的扣合方式設計更是五花八門,組合起來就有非常多可能性,父母常常得先要搞清楚其車上的安全帶應該用哪種方式固定兒童安全座椅,需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巧或工具。

不只如此,安全帶固定的座椅,如果沒有依照正確的安裝方式安裝,在事故發生時,安全座椅是先依照慣性彈出去後再被安全帶拉回,如此一來一往之間,兒童的頸部及頭部很有可能因為這樣的拉扯造成傷害。因此,安全帶的固定座椅方式是有比較大的風險性的。

ISOFIX或是LATCH固定方式,前者為歐洲標準,後者為美國標準,前者大約早了後者兩年左右的時間提出。兩者同樣都是在安全座椅下有兩個扣件,可以將安全座椅直接固定在有ISOFIX裝置的汽車座椅上,安裝非常簡單。LATCH則是多了一個上方的椅背上方的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拴帶,與下方的扣件做為三點固定。至於ISOFIX則沒有第三點的裝置,但是現在大部分的ISOFIX都會增加安全座椅前端下方的支撐腳(support leg),以做為第三點的固定,這兩種裝置哪一種比較好?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至少比安全帶來的好安裝以及不惶多讓的安全性是無庸置疑的。

如果需要圖文解說的,可以參考以下兩個網站:

貼心設計的兒童安全座椅-ISOFIX裝置固定系統-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兒童安全-Renault雷諾汽車安全配備

 

題外話,為了能夠提供給家人更安全的防護,所以當初在買車的時候,選擇以歐系車為主,但是礙於經費問題,沒有辦法購買原裝進口的歐洲車,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國產歐系車,也就是現在服役中的小白-FORD FOCUS。但是國內經銷商礙於成本考量,竟然把ISOFIX配件偷掉了,真是有夠可惡!還好車體是依照歐洲原廠的標準打造,所以安裝孔還在,於是上網查詢,果然發現有ISOFIX配件的料號,急忙跟台灣福特訂了料件來安裝,終於我的小白也有了ISOFIX裝置

回到正題,台灣目前市售的兒童安全座椅,都必須送到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依照CNS 11497的規範做測試,測試通過後發給CNS標章才能銷售,但是CNS 11497一直到2010年8月才通過與聯合國歐洲經濟理事會 UN/ECE R44標準調和(從新聞稿上看不出是03或是04,如果是跟現行標準調和的話,應該是04)。也就是說,在2010年以前拿到CNS 11497標章的安全座椅,基本上是台灣自己的安全標準,跟歐洲的標準比起來,那真的是差很多,所以只有CNS 11497標章的我是完全不考慮的

另外,根據2008年跟2009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布的一項市售安全座椅檢測結果,台灣廠商明顯有魚目混珠的情形,也就是說,送測的是一個產品,但是取得標章後,在市面上販售的卻又是另外一個產品。不然就是送測的產品製造商跟市售的產品製造商是不一樣的。重點是,賣的價格和國外取得ECE R44/04的產品卻又差不多,真的是可惡到了極點。請參考以下連結:

2008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布市售汽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檢測結果

2009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布市售汽車用兒童安全座椅檢測結果

如果CNS 11497真的調和ECE R44/04的話,那可真的是可喜可賀,因為根據Car Seat.org的一項回答顯示,ECE R44/03的測試並不包含對於廠家測試後的監督,但是ECE R44/04的測試卻包含了對生產的組織不斷的驗證程序跟檢查,可以確保提供測試的產品就是正式上市販售的產品。

ECE R44/03以及ECE R44/04的差異(英文)

CNS 11497中文版規範

因此,現階段購買汽車安全座椅,還是以有通過ECE R44/04的為最佳選擇。

再來就是要選擇座椅的形式。

2010年台灣車用兒童保護裝置國家標準 CNS 11497內容經大幅修訂(調和ECE R44),依其規定,兒童保護裝置種類並非以兒童年齡來區分,而是以安裝固定方式與適用之車輛型式及兒童體重範圍分為通用型、半通用型、限制使用型、限制車型等四類,另依兒童體重分為未滿十公斤、未滿十三公斤、九至十八公斤、十五至二十五公斤、二十二至三十六公斤等五級。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的網站,則根據年齡列出了四種安全座椅的採購建議。

嬰兒(Infant):Infant seats and rear-facing convertible seats嬰兒座椅跟面向後面的前後兩用式嬰兒座椅或是面向後的成長型座椅嬰兒應坐後排面對,直到他們達到最高的高度允許的重量或他們的汽車安全座椅的製造商。 至少,兒童應坐後排,直到他們達到面臨至少1年的年齡 體重至少20磅(約9公斤)。

學齡前兒童(Toddlers/preschoolers):Convertible seats前後向兩用式座椅,一般翻做成長型座椅,和前向有安全帶的座椅。最好還是讓孩子後向,一直到身高跟體重已經達到後向安全座椅的極限,才轉為前向有安全帶會比較好。

學齡兒童(School-aged children):Booster seats加高式座椅。通常是兒童的身高跟體重已經超過前向式安全座椅的極限,但是因為身高還不足以使用汽車的成人用安全帶,所以必須使用加高式座椅好讓兒童可以安全的使用成人用的安全帶。

較大年齡兒童(Older children):Seat belts安全帶。兒童的身高跟體重已經可以直接使用安全帶,但是一直到13歲以前,都必須坐在後座。

參考網站:Car Safety Seats: Information for Families for 2010

英國運輸部贊助的兒童安全座椅非營利組織Child Car Seats網站(英文)

到此為止,採購安全座椅的輪廓大概已經整理出來。除了要有ECE R44/04的認證外,因為小老虎剛出生,所以一定要後向安裝。但是後向安裝,又符合剛出生嬰兒使用的有兩種選擇:安全提籃跟出生型成長安全座椅。

安全提籃一般來說使用期限比較短,大概從嬰兒出生後到13公斤為止。而出生型成長安全座椅則是從出生開始後向安裝可以坐到9公斤,之後前向安裝可以坐到18公斤,大約可以坐到4歲。

但是考量到提籃可以結合推車變成Travel System,這樣小老虎馬麻如果在平常日要帶小老虎出門或是打預防針,只要在家裡將小老虎放入提籃,結合推車就可以輕易的在兩點之間移動,上下車也不需要抱來抱去,還要一直拆解安全帶。如果小老虎正好在睡覺,也不會打擾到他的美夢,真是一舉數得。最大的缺點應該就是小老虎13公斤後就要換成成長型的安全座椅,然後一直坐到18公斤,之後再換18公斤以上的。

所以,小老虎的座椅選購結論如下:

一、要有ECE R44/04認證

二、要使用ISO FIX固定方式

三、先購買安全提籃+推車,13公斤後再改成成長型安全座椅。

小老虎的安全座椅已經選好了,那你們家寶貝的安全座椅選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翊想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